上海市徐汇中学 高二(1)班
周恩来十分注重家族这个话题,为此十余次与作者周尔鎏提起。在西花厅与周尔鎏、周尔鎏父亲聊到家族的话题时,曾提到中国人重视家族渊源有利于形成民族归属感,并促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引发人们对此的思考。
周恩来兄弟谈话时,说起家族数据的话题,周总理表示二人均不是专家,但这种自视炎黄子孙正统、“落难王孙”的感情却是在困苦之时支撑前行的动力。一般人都将攀附祖系视为封建腐朽思想,而周恩来却能在民族危亡、民族复兴的阶段看出这种习惯的益处,并指出其正确的发展路线,令人不禁赞叹其思想之深邃。同时,对于祖传家规的沿袭与发展的重视,也是周恩来总理的平素思想。
周恩来主持第二十四次政务会议期间,他对中朝关系动了感情,对朝鲜关于中国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帮助表达了感谢,所以当朝鲜面临危难,他不能不管。
这时,中国正在做大量的生产复原工作。而朝鲜正受到美国侵略,计划被打乱。周恩来强调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指出对抗的不仅是李承晚伪军,还有美军;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一出手就胜利;他分析美国如果占领了朝鲜,一定会侵略中国,并确定了东北行政区是总后方。
朝鲜战争形势此时正迅猛发展,已将美军压缩到1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我国领导层认为美军将会从侧面进攻,一定会在仁川港登陆,这样的危险是最大的。
果然如此发展,朝鲜不得不退到38线。
周恩来总理对此密切关注。
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但是美国侵略者如果以为这是中国人民软弱的表现,那就要重犯和国民党反动派一样的错误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护和平绝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邻国的侵略而置之不理。”
周总理的外交水准是我们学生暂时无法企及的,但他的思想精神、个人魅力却是我们能够学习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