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传承 | 浙江横店南上湖小学举办系列活动争创周恩来班

横店南上湖小学在创办周恩来班的过程中,百余名学生参观了横店影视城梦外滩度假区的“永安里”复原展,参加了周蓉女士主持的《我的七爸周恩来》读书分享会。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研学活动,我对周恩来爷爷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能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近来,横店南上湖小学的同学们认真聆听了喜马拉雅有声书《我的七爸周恩来》,还收看了该书作者周尔鎏的采访节目,特别关注了开国大典礼服和花生米罐头的故事。虽然同学们都还只是小学生,但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不仅能听懂看懂,还纷纷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近来,横店南上湖小学的同学们认真聆听了喜马拉雅有声书《我的七爸周恩来》,还收看了该书作者周尔鎏的采访节目,特别关注了开国大典礼服和花生米罐头的故事。虽然同学们都还只是小学生,但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不仅能听懂看懂,还纷纷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记录感想

吃水不忘挖井人  张诗涵

在开国大典上周总理穿的衣服很小啦,连领子的边角都翘起来了。

别人都让他换一件衣服,但他始终不同意,无论在办公室还是休息,打乒乓球,他始终穿在身上。

后来,周总理把衣服送给没衣服穿的周尔鎏,可是周尔鎏说:“当时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黑,灰,蓝这几种颜色,我觉得这件衣服太破旧了,有点脱离群众,就把它染成了蓝色。不知道这件衣服有这么大的纪念意义。”周总理20年只穿两双皮鞋,袜子没有一双是不带补丁的,周总理说:“把袜子脱下来补一补就好了,反正别人又不会让你脱下鞋看袜子。”总理在生活中一直都勤俭节约,但跟身边的人却慷慨相处,他还一直支持周尔鎏继续学习。

我们是青少年,要向周总理学习,要不是有他,我们就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向周总理致敬,我们应该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向周总理学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世代传承!

游“永安里”    郑懿轩

今天我们来到了梦外滩的永安里,听着导游姐姐的讲解,我知道了永安里44号曾是周恩来早期革命的活动旧址。

由于曾负责党内情报保卫工作的顾顺章被捕后叛变,他将中共地下党的名单和地址都告诉了敌人,致使上海等地的地下党多人被捕杀,党组织被摧毁。周恩来夫妇被迫转移到永安里44号,曾是周恩来二伯父家。

我们来到永安里还看到了周恩来用过的房间和客厅,我发现周恩来的家实在太朴素了,就和普通人一样,房间一层不染,没有过多装饰,只有一张简易木床和写字台。看到这一幕,我仿佛能看到周总理深夜伏案办公的场景。

了解了周恩来的故事,我对周总理又多了几分敬佩之情!

读《花生米罐头的故事》后感   吕若宁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一生光明磊落、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他一生没有子女,但对亲属的子女和烈士遗孤十分疼爱,视如己出,但要求极其严格,他说:“对于干部子女,要求高,责备严是应该的,这样有好处,可以督促他们进步。”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尔鎏与王章丽结婚时正值物资缺乏时期,周恩来总理亲自拿了一罐上海梅林牌花生米罐头作为结婚礼物,说:“现在是困难时期,物资缺乏,不必用糖果招待来宾,把这罐花生米罐头打开吃吃就可以了,重在彼此之间的友谊,而不是重在物质上的待遇。”并嘱咐道:“花生米吃完后把空罐头盒子卖给附近的废品公司。”

周恩来总理的红色家风值得我们学习,我要以身作则,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花生米罐头的故事   马濮文希

梅林牌花生米罐头是周总理送给周尔鎏和王章丽结婚时的礼物,周总理跟周尔鎏说:“现在是困难时期,物质缺乏不必用糖果来招待来宾,把这罐花生米分掉吃吃就行了,重在彼此间的情谊,而不是重在物质上的礼遇。”并嘱咐到:“花生米吃完了后,把空罐头盒子卖给附近的废品公司。”

周总理常常教育晚辈要过好“五关”x思想关,政治关,亲属关,社会关和生活关。并强调:“这五关中,一头一尾,思想关和生活关最为重要。”他认为思想方法不对头,看一切问题都会看不准,甚至全颠倒是非,要站稳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只有立场正确才能有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在周总理的影响下,周尔鎏在生活上也勤俭节约,在工作上也时时谦让别人。

节俭的周恩来总理   马君昂

看了开国庆典礼服、花生米罐头的故事和《我的七爸周恩来》一书,我深有感触。

周恩来身为总理,什么都可以有,但是周总理却十分严格的安排自己,省吃俭用,十分的节约。甚至过得还不如一些普通人那么好。

周恩来总理对自己要求得十分严格,他的一生只穿过两双皮鞋,袜子破了补了又补,上面全是补丁,一件衣服,周恩来总理穿了一年又一年,到开国庆典的时候还在穿。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衣服穿了几次几个月就扔了,打开水龙头洗手,不关水龙头就走了……这些都是很不好的现象。作为小学生,我们要节约用水,珍惜粮食,衣服能多穿一段时间就多穿一段时间,可以把穿不到的衣服捐给贫困山区的有需要的小朋友们……

我们要向周恩来总理学习,学习他严格要求自己的特点,学习他节约的特点。争做一个节约小能手,加油!

勤俭的周总理   吕傲

在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人们穿着新制的但并不奢华的衣服,这是中国人最开心的时候。在台上,只有一个人,穿着“古老”的衣服。

这个人就是我们可敬的周恩来总理。在开国大典上,周总理穿着笔直的礼服,衣角都有点微微上翘。为了参加开国大典,党和国家领导人定制了礼服,可周总理始终要穿那件卡其布衣服,他是人民心中的美男子,这件衣服是别致的土黄色,再加上总理的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得十分深情。好几位工作人员劝他换一件衣服,但他始终不同意。周总理20年只穿2双皮鞋,袜子没有一双不带补丁的。

周总理说过,我们要像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人民。再看看我们现在,吃得饱,穿得暖,的确因为这样我们过量点菜,导致没吃完没有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浪费……其实这些都是铺张浪费的行为。

其实我们不浪费一碗饭,就能让许许多多的人吃饱饭,所以从小事做起,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厉行节俭 反对浪费  范一依

今天,我看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恩来总理。

大家都知道周总理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很多人认为做总理都应该十分奢侈,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周总理就是一个例外,周总理20年来只穿了两双鞋,袜子没有一双不带补丁的,吃饭也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我记得周总理说过那么一句话:“我们要像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人民。”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周总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节约的品格往往体现在小事上,吃饭时,偶尔会把饭粒撒到桌子上,妈妈就会提醒我说:“你自己看看碗里的饭粒又没吃干净,而且掉的到处都是。”我不已为然说:“不就掉吧几粒米吗?又不是撒了一桌子。”我和妈妈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着,旁边阿姨实在听不去了,就大声说道:“停,停,停!”我们这才安静了下来,我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阿姨就对我说:你知道很多贫困地区都吃不上饭,浪费几粒米是小事,可要每次都这样,积少成多,可就成了大问题。”听了阿姨的教导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做到了节约粮食,才会懂得这句话真正含义。

不仅要学会节约粮食,我们还要学会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少用一次性筷子………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厉行节俭,反对浪费。

 

着装背后的故事   吴雨霏

俗话说:着装是人的第二张脸。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场合,可在“开国典礼”上,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身影。

那天对中国人民是刻骨铭心的。全国人民举国同庆,一件件华丽的礼服在主席台上格外耀眼,可在礼服中,却有一件“奇特”的衣服。仔细一看,那是一件卡其布衣服,衣服的边角处补了又补,领子有点儿微微上翘,这些褶皱仿佛是沙漠里的沟壑。在众多的着装中,其实那些衣服久了之后的印记就如同“勋章”一样!工作人员劝了又劝,希望周总理换件衣服,可周总理怎么也不肯,他坚持要穿那件卡其布衣服。

不是因为他不重视,只是他觉得,只要干净整洁即可,不需要刻意去装饰。他的那件衣服,“年龄”久远,“见的世面”繁多,让它见证新中国成立,更是意义重大。何况我们新中国刚成立,节俭之风不应弘扬吗?

而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是何其的幸运。但我们却在物质富足的时候遗忘了节俭之德呀!在衣着方面,衣服有点儿旧了就厌恶了,衣服有点瑕疵了就丢弃。更何况衣服小了的呢?更是理直气壮的不要了。饮食方面,饭菜总是有剩余,适量竟成了难题。其实我们的这些行为全部是铺张浪费的表现。

他是我国的第一任总理,一件普通的衣服,他的行为让我深思,教我惭愧,催我自新!

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  吕紫萌

开国大典,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能出席这样的盛典自然也是无比荣耀的。因此出行的人特别注重着装,开典这天天安门城楼上所有人都穿着低调而又不奢华的新礼服。展现了新中华的新的开始,可谓冠盖满京城!然而在所有人当中有一个人他只穿了一件沧桑的旧衣服!

这个人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周总理!

其实周总理很注重仪表,对穿着也很讲究。他是一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在开国大典前,周总理的秘书就劝他去定做一套衣服,因为参加的人员都定做了一套。毕竟这是开国大典,是很注重着装的。而周总理却说:“他们做这种礼服是因为他们没有或者太旧太破了,而我这件还能穿,看上去崭新崭新的,不用做了。”然,平日里周总理都会带着一个皮箱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很少有人知道皮箱里装着他那补满补丁的衣服!周总理的勤俭不仅在着装上,他在很多很多事上都体现了勤俭美德。周总理用他一生的节俭和朴素告诉了我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意思是,节俭,是有德之人同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但在如今的生活中,能做到节俭这两个字的人少之又少。虽然我们社会时代的变化,国家富强了,家庭富裕了,可依旧不能大手大脚的浪费。如果我们都在节俭上树立一个观念:“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那祖国就会更加美好,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贫穷的地方也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改善!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们,我们更应该大声地提议:让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

岁月永远在流逝,信念始终在磨砺。但金子会在岁月的流淌中沉淀并愈发耀眼,伟大的精神如种子般开花结果洒遍人间。这一刻的梦外滩永安里,被时光磨砺的信念已经悄悄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了珍贵的种子,周恩来的精神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学子间接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