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尔鎏先生为党和国家的外交事业、周恩来研究事业做出不朽贡献,他的一生还与教育事业紧密相连。
考入周恩来的母校南开大学经济系,遵从周恩来的期望转学至外文系 。
调动工作至周恩来亲自设立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工作,担任系主任 。
1966年周恩来到访二外时
周尔鎏王章丽夫妇都在二外工作
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任期结束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担任副校长。
正是这样的校园情怀,周尔鎏先生深切体会到了周恩来重视教育的内在含义。
从尚在地上爬行的婴幼儿时期到90岁耄耋之年,周尔鎏先生的一生都与周恩来息息相关。自婴幼儿起就与周恩来有着不解之缘,生命安危置之度外。
近90岁高龄时,5天内奔波于4个城市间,为了尽量不错过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活动。
2018年3月1日北京
习近平主席主持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右下戴帽者是周尔鎏先生
2018年3月4日上海教育电视台
全国周恩来班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活动
2018年3月5日淮安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主题文艺活动
讲周恩来 从“小故事”到“大道理”
周尔鎏先生非常重视在学生群体中弘扬和传承周恩来的精神,他总是能从“小故事”延伸到“大道理”,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最喜欢和学生们
在一起分享文物背后的故事


南开大学刊登的“优秀学子周尔鎏”的文章和《作家文摘》的文章中都讲述了两个小琴童的故事,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吕思清和金力被选派至英国师从梅纽因大师的故事,其中金力与周尔鎏王章丽夫妇多年都还一直保持联系。


当金力得知周尔鎏先生离世的消息后,他发来的感言如下:无奈人生终有一别,但年少时在您身边的那段日子永记在心,当年您是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我是中国最小的公派留英学生之一,在异国他乡,您和王阿姨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照顾,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您时刻关心我的成长,您对我的教诲我永记在心,一路走好敬爱的周尔鎏先生!
周尔鎏(中)与吕思清(左)、金力(右)
1980年代在英国
2006年3月周尔鎏(右二)王章丽(右一)与金力(左一)和金力的女儿(左二)在新加坡金力家里
2018年3月周尔鎏(左二)王章丽(左三)与金力(右二)和金力的女儿(左一)在上海教育电视台
教育关乎未来,承上启下是关键。
周尔鎏先生发起设立的上海翔宇公益基金会将一如既往地在青少年中把周恩来的精神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