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八·汇报”三不管”地区见闻
这个地区以苗族为代表,“吉首”是首府,汉族人口不少,还有土家族等等。湘西地区山清水秀、湿度比较大,当地农民种植水稻不少,丘陵地区也种植了玉米(当地人称“苞谷”),川东和贵州边境比较荒凉,普遍种植玉米。在这个”三不管”地区,到处是起伏不平的丘陵甚至也有峭壁千仞的高山。在历朝历代中,其复杂的山林地,使当时政府的行政管理力所难及。有些土匪、杂牌军和当地的豪绅恶霸在那里占山为王,各据一方。不法之徒到处流窜,外来派驻的力量很难在当地开展“清剿安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这地区的各级基层政权首先要通过”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运动,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新生政权才能得以牢固建立。当时苗族和汉族的贫寒群众到处可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些赤贫的妇女甚至裸体抱着小孩,站在公路旁,等候路过的解放军解衣相赠。我们的普通战士,除了身着一套军服,身背沉重的枪弹、米袋,此外别无他物。许多解放军战士只有一件棉上衣,在行军途中反着穿,当经过城镇的时候,再正过来,使衣服的正面看上去比较清洁,向群众示以整齐清洁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当战士们看到贫苦的苗族群众惨不忍睹,但又没有多余的衣物可以捐赠,为此感到发窘,只能飞报上级以求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当地有些苗汉群众,由于世代杂居在一起,甚至容貌和语言都难以区分。
由于党和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有广泛的良好声誉和印象,当地人民除有时无意中传播一些敌人恶意散播的谣言以外,更为广泛流传的还是关于解放军优良作风的故事,以及党的各种政策方针,特别是比较深入人心的土改政策。由于这些地区地形复杂,许多土匪、杂牌军队、少数民族的不良武装分子,四处盘踞。群众向我们军队和工作人员靠拢还是有顾虑的,甚至要冒被杀害的危险。晚间,在崇山峻岭间可见点点的鬼火似的灯笼,有时还可看见不法之徒持枪蠢蠢欲动。山谷众多的地区,每有阵雷,或马鞭抽击声,便可声闻数里,震耳欲聋。深夜时,狼嚎的回声好似千百妇女因有不幸的遭遇而失声痛哭,令人毛骨悚然。
以后我又接受任务,只带了一个排的军人,“押”着五个县至少七百人的劳改犯,到马边、峨边等原始森林山区去,抢运因山区交通不便而在那里积存的玉米等杂粮,以保证军队和城市的供应。
当时,因为担心枪支被抢或遗失在山谷丛林中,被坏人利用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出发时决定留下枪支。但怎么管理这数百人的劳改犯呢?那时候,我只有二十出头,初生牛犊不怕虎,没二话就出发了。但我也想了一个办法来管理这些犯人。我按照班排建制,挑选出犯罪较轻、态度较好、文化较高的人,让他们当班排长,实行自我管理。我坚持给他们训话,表扬好的,批评差的。一开始,我讲话时,开口就说”同志们”,后来发现不对,才改口称“积极分子们”。之后我向总理汇报,讲到这些情景时,他也笑了。
马边、峨边那些地区就是古代相传的瘴疠蛮荒地区。深山里较多地居住着彝族的林主和他们的奴隶。这些地区湿度很大,外来者不仅容易在原始森林当中迷路,而且在湿度大的地方甩响一颗手榴弹,就有可能导致身边的林区下一场临时发生的小雨。深沟壑渠之中,渺无人烟。当我们通过时,地面在酷热的阳光下,处处干裂。但分秒之间,山洪可能突然爆发,如万马奔腾倾泻而下,形成大小不同的漩涡,一旦卷入绝无生还可能。有一次,突发洪水,幸好身边有个小贩,用扁担猛扣我的右肩,使我警觉起来,一把拉住他递过来的扁担,被他抢出水涡,得以获命。翻过看似毫无穷尽的山坡,突然面前出现一个高山平湖,在奔腾咆哮不停的马边河的上游。看到这一片难得一见的小平原,仿佛来到桃源仙境一般。
马边约有三千居民,人少但成分非常复杂,有些人通过枪支和鸦片互换的方式谋利为生,因而这一地区也充满了火药味。经过千辛万苦,我们终于从这里把积存的玉米通过肩挑背运的方式扛了出去,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不过,这些地方的地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有“打开万石坪天下无穷人”的传说。随着土改后其他民主改革的推进,以及开发交通等经济项目和新政权强有力地推行党的各项政策,终于清扫了当地的恶势力,培植了汉彝、汉苗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长久友谊,当地终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像七爸生前说过的一个理想和抱负,就是要把这些地区建成各民族共同拥有的、蓬勃发展、兴隆向上的大大小小的人间天堂。
对于这些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七爸非常清楚。特别是他对历史上少数民族遭受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认为我们人数众多的汉族,应该多做些事情,帮助少数民族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可以说成是“还债”,或者叫”赔不是”。这样做将有利于民族团结,符合真理,敌人想从中挑拨就很难得逞,要相信少数民族多数人的觉悟,不用过分害怕敌人的挑拨。当然要保持警惕,加强教育,巩固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