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爸周恩来》
《解放日报》 系列连载

连载四·七爸最理解他的战友
七爸每次和我谈到第二野战军的时候都说这支部队是善打战略仗的,往往都具有决胜意义。他还曾提到“上党战役”,说这是重大的战略性质战役,它对推动全国局势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次战役中二野部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二野部队全体战士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战绩辉煌,刘、邓首长对此是指挥有方功不可没的。
七爸曾深情地提到他自己一度担任红军总政委,而刘伯承是当时的参谋长,刘伯承对长征的最终胜利是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这位老将军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民主革命, 以后又参加了共产党,参与了不计其数的大小战役并成为中国少有的军事理论家。他治军严、律己严,从不喝酒。在高级军事领导干部当中作风好、组织纪律性强,个人也是很有修养的君子人物。当提到刘伯承的上述警句时,七爸就笑了起来:“你们的司令善于用最概括、最生动,也是战士们最容易懂的语言来明确地表达参加革命队伍的意义和要求。看似容易的一句话,其实和他长期的军事生涯和个人积累的实际经验以及本人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分不开的。”
但是七爸同时也指出: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到来,大批知识青年参加部队,仅仅用普通战士们惯常使用的语汇来表达重要的内容,对于这些知识青年来说虽然能让他们感觉生动、亲切,但是不够详尽,可能满足不了新的工作要求。他还幽默地提到青年知识分子参加部队后进行短期培训,然后开赴新区参加第一线工作的话,难免有人会遭到袭击负伤,因此如果要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必须剃去长发成为 “光头”战士,虽说是一件小事,但这些知识青年很可能得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才能自愿接受。果然刘司令在讲课时,就指出青年战士在行军战斗时蓄长发是不利的,剃成光头是必要的。
那时每逢假日我们这些青年知识分子出身的新战士都要从孝陵卫(校部所在地)前往市区购物办事,有些人为了节约时间就会搭乘马车。当刘司令员察觉后,在作报告时就针对这一情况提出:“新战士要向老战士学习,作为一个革命军人必须身心全面锻炼。必须能冷得、暖得、饱得、饿得。”并且对我们这批入伍不久的新军人中居然有少量不步行而是坐马车进城办事的情况提出严肃的批评。他说:“虽说你们天天在唱《抗大校歌》,但却忘了最后一句校训—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不要养成口头承诺却不亲自实践的不良作风。”听我讲到这里时七爸的面容变得严肃起来,并对我说:“从这件事情来看,对你们的严格教育不仅体现了你们司令员一贯严格治军的优良领导质量,也体现了一个老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关爱和重视。”七爸还指出:“这还给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课题,那就是我们处于执政地位以后怎样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对青年一代较高标准的教育。使他们虽然在和平时期但也能够通过自身的锻炼继承并发扬艰苦朴素、英勇奋斗的传统,对此稍加忽视就会贻害无穷啊。”
还有一件事令我感忆至深。1949年10月初,南京军民热烈迎接新中国第一个国庆的到来。尽管当时大雨如注、倾盆泼降,但已经年过半百的刘司令员仍然昂然挺身在新街口检阅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广大游行队伍。他对大雨视若无睹,身着笔挺朴素的军装,既无雨伞遮挡又无雨衣和油布披挂,长时间坚持检阅自己的子弟兵和百姓的游行队伍,并始终精神奕奕、毫无倦色。军民中不少人为他担心,怕他感冒致疾,同时也为他坚毅的革命精神所深深感动。七爸听后就对我说:“俗语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执政后的党政军群的领导干部而言,警惕并保持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刘司令员就是你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我作为总理对此也要倍加小心时常注意,作为一国总理要时刻记住在干部和群众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邓小平和七爸都是1920年代初期的留法学生,邓小平和七妈同年,小七爸六岁,所以对于七爸来说他是除七妈邓颖超以外的另一个小邓。中国人民都习惯这样说两人的关系:不仅是同窗情谊,还情同兄弟。而且邓小平最终也是接替了七爸的领导职务,在世人心目中他们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不可少的、主持大局的务实派领导人。
七爸同我个别谈话中多次提到邓小平,他认为邓小平不仅是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取得重大战略军事胜利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缔造者,还多次提到并赞扬邓小平在若干历史关键时刻所起到的重要领导作用。除此以外七爸还特别重视邓小平在全国解放以后主持川、康、云、贵、藏、 西南地区的工作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要我当面汇报我所经历的西南地区所发生的并妥善解决的实际事例。